日前,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監察司副司長董志明在5月28日舉辦的中國能源戰略高層論壇上介紹,“從2004年以來,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共檢查電力違法案件1.6萬件,收繳電力企業價格違法收入15.89億元。”
根據董志明介紹,在電力價格執法檢查中共發現五類較為嚴重問題。這其中,排在第一位的是,部分地方政府自行出臺優惠電價政策,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執行力度差。
董志明說:“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一些地方針對經濟增長放緩、高耗能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等情況,不但不執行或推遲執行對電解鋁、電石、鐵合金等高耗能行業差別電價政策,還擅自制定并實施對高耗能企業或產業園區優惠電價。”
統計資料顯示,2009年三季度以來,高能耗、高排放行業快速增長,一些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能源需求大幅增加,能耗強度、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速度放緩甚至反升,化學需氧量總量下降趨勢減緩,節能減排的形勢非常嚴峻。
第二類問題是,部分發電企業不執行脫硫加價政策。一些電廠脫硫裝置投運率低,脫硫效果差,未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時間執行脫硫加價政策;部分發電企業脫硫裝置運行情況記錄不完善,基礎資料不完整,不同發電企業之間脫硫裝置運行記錄、臺賬、內容不一致,增加了監管難度。
其三是,電網公司轉嫁負擔,壓低上網電價。董志明介紹,在檢查中發現,部分電網公司利用壟斷地位,通過直接或間接方式壓低上網電價,將經營壓力轉嫁到發電企業,廠網交易有失公平的矛盾嚴重。如,不執行國家規定的調高上網電價政策,不執行上網標桿電價,而執行較低的試運行電價。
國家明令取消超發電價后,部分電廠仍以電量超發為由,低于上網電價與發電企業進行結算。另有部分電力公司執行地方政府越權制定的優惠電價,并將執行優惠價格的損失轉嫁給發電企業;此外還有通過多級線路損耗等形式,變相壓低上網電價。
“下一步,發改委將進一步完善電價政策。統一線變損計算方法和標準,規范脫硫設施運行資料管理,規范新投產發電機組適運行期間運行時間和電價水平。”董志明說。
第四類問題是,供電企業變換多種方式,多收用戶費用。例如,通過擴大收費范圍,執行分組分時電價;在規定銷售電價之外,部分供電公司自立項目、自立標準,收取負控裝置費、電表校準費、電力用戶高可靠性供電費用。
第五類問題是,農村用電收費亟待規范。部分鄉村農網建設和改造滯后,農村低壓電網負載能力不能適應電力的需要。在電價執行方面,農網未改造地區與已改造地區相比,電價明顯偏高;已改造地區,除居民生活用電實行同網同價外,其他類別農村電價高于城市用電。
出處:《 www.gzbxx.com 》 日期: 201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