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東方時空》“走進國有企業”專欄播出集團公司新聞,以《國電集團:火電企業的新樣本》為題,報道集團公司以新能源引領轉型升級情況,新聞如下:
國電集團:火電企業的新樣本
【導語】
近幾年來,由于煤炭價格持續高漲,我國火電企業虧損嚴重,面對這樣的困境,對火電企業來說究竟要走一條什么樣的路,國電集團通過四年的探索和發展給電力行業拿出了一個新的樣本。
【正文】
不久前,國電集團的龍源公司剛剛把一批用于電廠脫硝的產品銷往日本,這也是我國同類產品首次出口國外。可是有意思的是,這類產品正是幾年前他們花大力氣從日本引進來的,現在卻又反過來受到日本市場的青睞。
【同期】江蘇龍源催化劑有限公司總經理 汪德志:
我們的產品主要指標已經達到國外先進水平,比如說我們的機械壽命可以達到10年以上,機械強度超過了國外的同類產品,我們的價格低于國外產品。你看著這個產品不起眼,里面包含了10多項國家專利。
【正文】
近年來,隨著空氣中氮氧化物帶來的污染越來越嚴重,各個國家開始對火電廠進行強制脫硝,可是脫硝催化劑的研發和市場長期以來都被國外壟斷。2007年,國電集團率先從日本引進了這套脫硝技術,沒想到一來就“水土不服”,成品率只有13%左右,也就是說按照這套技術生產出來十個產品,在國內能用的只有一個。
【同期】江蘇龍源催化劑有限公司技術部經理 肖雨亭:
特別是我們江南這一塊,氣候的差異變動也是比較大的,而整個這個過程,這些變化外方是不會告訴你的。
【正文】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自然首當其沖會遇到各種難題,尤其是國內煤炭含硫、含塵高等難題讓技術人員大傷腦筋。經過三年研發和上百次實驗,這些難題被一一攻克,國電也成為國內唯一全面掌握這一核心技術的企業。現在這套技術的成品率能達到95%以上,每年為國家減少氮氧化物排放近20萬噸。
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在國電,有一批風電、太陽能等新能源領域的高端裝備打破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同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 朱永芃
從2008年以來,電力行業經營環境發生很大的變化,你們都知道,火電巨額虧損,所以引發了我們在新的形勢下電力工業該怎么發展,就國電集團的戰略,那就是以大力發展新能源引領企業轉型,同時構建創新型企業。
【正文】:
經過四年的努力,國電集團裝機容量翻了近一倍,水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所占比例由最初的10%上升到22%。雖然火電業務虧損,可是集團總體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卻穩步提升。
【同期】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總經理 朱永芃
一方面,我們電源結構中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起了很大作用,另一方面,我們發展的相關產業,盡管它們只占了我們不到四分之一的資產總量,卻支撐了我們將近三分之二的利潤水平。當然最關鍵的是對于新能源制造業方面我們應該有一個長期的戰略,再困難,我們在各方面壓縮投資的情況下,我們對新能源的投資,在科技創新上的投資,我們從來不減。
出處:《 www.gzbxx.com 》 日期: 201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