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國內核電重啟推遲的影響,核電企業收入和利潤增速低于預期,近期公布的核電企業2012年年中報顯示:部分企業毛利率有下滑風險,以中國一重核電設備板塊為例,營業收入比去年同期減52.46%。
光大證券分析認為,受到2011年日本福島核事故的影響,中國全面暫停新建核電站項目的審批,2011年以后核電業務板塊的新增訂單受到較大影響。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說:“中國核電企業業績基本平穩,主要得益于核電業發展基本不受經濟的影響。核電重啟推遲對核電企業業績的影響也比較有限。 ”
兩個不確定
日本福島核事故之前,中國核電發展也存在“過熱”趨勢,跑馬圈場址、搶購核電設備、過早過快地開展前期工作等問題比較突出,干擾國家關于核電發展的總體部署。
截至2010年,我國就已經是全球核電在建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百萬千萬級壓水堆核電站關鍵設備的設計制造已基本立足國內。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后,中國形成了世界一流的核電裝備研發制造基地。
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原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曾經提出要加強核電規劃的嚴肅性。
隨著 《核安全與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二五”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通過,《2020年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和《核電安全規劃》已經通過國家能源局審議通過,并上報發改委,中國核電發展重啟指日可待。
有分析人士認為,長期來看中國核電裝機將維持在每年 800-1000萬千瓦的裝機水平。核電建設重啟后,核電企業業務訂單和收入將明顯回暖。
但林伯強對本報記者指出:“現在中國核電發展面臨兩個不確定,一個是做多大不確定,中國核電運行裝機到底是達到6000萬千瓦還是達到8000萬千瓦?這個不確定,要依據國際大環境。二是技術路線不確定,中國新審批的核電項目是應用二代半技術還是應用三代技術?這是一個不確定。目前世界上沒有一臺核電站應用的三代技術。如果中國嘗試,中國將建成世界上第一座應用三代技術的核電站。 ”
涉足新能源領域
新能源產業吸引了國內核電巨頭的目光。目前中廣核集團、中核集團都已經涉足了風電、太陽能及生物質能等項目,無論是設計咨詢、投資建造,還是運營管理,核電企業以核為基礎,向新能源領域的拓展。
依據統計,中廣核在廣東、遼寧、甘肅、青海、新疆、山西、湖北及山東等地多個風電項目獲核準,截至2012年4月底,中廣核風電累計裝機容量已超過295萬千瓦,在建項目容量達到86萬千瓦,在運項目容量227萬千瓦。中核集團近年也在嘗試新能源領域資源開發。 2010年底,中核集團首期第一個5萬千瓦風電項目部分機組實現發電。從2010年至今,中核集團已在甘肅、新疆、湖南、福建鎖定風電項目。在太陽能領域,中廣核也在多個省份展開了項目運作。
可以預計,隨著核電企業在風電、太陽能發電產業的發展迅速,在投資建設及運營等方面經驗的成熟,其在國內新能源領域扮演的角色將會越來越重要。
出處:《 www.gzbxx.com 》 日期: 2012/9/19